引言
在我國高等級公路中,瀝青路面結構應用非常廣泛,能夠提高行車的舒適性,起到良好的減震和降噪效果?;鶎硬糠种饕捎冒雱傂曰鶎?,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,往往難以有效控制道路材料,引發一些常見問題,造成路面開裂現象。因此,需要詳細研究分析這一問題,使用抗裂技術,在施工中不斷完善和強化,發揮瀝青路面的良好性能,提高公路的整體質量,滿足車輛的實際通行需求瀝青網sinoasphalt.com。
相比傳統施工工藝,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裂施工技術更加先進,在基層混合料中加入抗裂縫劑,基層混合料的凝結時間得以延長,半剛性材料力學性得到改善。在混合料終凝之前,應鋪筑瀝青面層; 在振動碾壓的過程中,初凝基層會嵌入瀝青面層骨料,基層與面層相互嵌鎖關聯,接觸表面相互交錯,層間會產生相應的摩擦力。該技術可以忽略透油層的澆灑施工,也省略了為期 7 d 的灑水養護操作,有效解決了傳統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問題,具有良好的清潔性與環保性。實際施工中,必須結合實際情況,不斷改進和完善該項技術,按照規定流程完成整體施工操作。
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裂施工技術
一、綜合抗裂技術類型
1.瀝青面層抗裂技術
由于瀝青層厚度不足,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往往會裂開,車輛難以正常行駛,抗壓性也較低。因此,應重視瀝青層面,加大瀝青層和面層厚度,有效分布面層應力,提升面層綜合性,減少底層應力,緩解瀝青層的爆裂壓力。結合實際工程可知,20cm 是瀝青面層厚度的臨界值,達到這個值數后,路面不容易出現開裂,但會增加施工投資。針對這一點,可以選擇合適的材料,按照科學配比進行混合,提高混合材料的韌性,在施工中發揮出最大性能。同時,應根據實際情況,利用加筋原理,在材料中加入合適的添加劑,改良優化瀝青材料配比,提高瀝青層面的綜合抗裂性能。
2.基層抗裂技術
在穩定碎石中,嵌擠合適數量的低劑量骨架,降低水泥用量,減少水穩碎石的不良化學反應,同時,科學控制材料的溫度和水分含量,提高路面的抗溫縮能力與抗干縮性。在水泥用量減少的情況下,會消耗較多的模量,降低基層整體強度,因此,以骨架形式設計水穩碎石,在基層結構中合理嵌入,有力減少骨料間的相互摩擦。柔性基層的變形力較強,柔韌性好,能夠有效消散產生的應力,從理論上看效果較好。但是,在實際施工階段,由于路面標高和資金投入的影響,柔性基層施工方式應用程度較低,實際效用受到一定影響。
3.界面層抗裂技術
鋪設分為不同環節,主要包括應力吸收層、玻璃纖維格柵和土工織物等。應力吸收層的資金投入較小,對于應力集中問題具有良好的解決方式,抗裂性能整體較高。玻璃纖維格柵的抗壓性、抗腐蝕性和抗高溫性較強,融合瀝青材料之后,綜合性能較強,可以有效緩解鋪設面層瀝青底部的拉應力,明顯減少裂縫數量。土工織物具有良好的融合性,能與不同種類的材料適配,延展性和耐撕性極強,能夠緩解集中的應力,降低面層開裂的概率。另外,在基礎溫度急劇變化的情況下,往往會產生相應的水平位移,土工織物保溫隔熱性能較強,能夠通過控制位移而減少開裂現象。
二、連續施工工藝
1.材料拌和
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,拌和施工常常選用 WBC - 500 水泥穩定土拌和機,結合工程量確定機械數量。拌和前,應先進行安裝和調試,保證機械能夠連續穩定運行。同時,對于試驗段,應按照標準規范,嚴格控制材料配合比,避免混合料出現花白現象,將緩凝劑摻量控制在 5% 左右,對物料齒輪進行調整,保證混合料摻量的合理性??梢猿闪iT的檢測組,在拌和站現場分析,將水泥含量的變動情況及時上報給控制室,科學調整水泥量和用水量。之后,應以均勻速度和力度拌和混合料,增強材料綜合性能,避免出現離析現象。
2.基層混合料運輸及攤鋪
根據施工場地與拌和站的實際距離,選擇型號規格合適的車輛及時運輸,保證材料能夠持續不斷的供應,不出現中斷現象。以實驗確定的松鋪系數為參照,選擇相應攤鋪機進行攤鋪施工,每攤鋪一段距離,應對橫向坡度和標高進行實時檢測,如果檢測結果不達標,應立即對平板和橫坡高度進行調整,使其符合施工要求。攤鋪機應直線行駛,保持緩慢均勻的攤鋪速度,并且連續行進,以增強表面的平整性。
3.基層混合料的碾壓
施工碾壓分為: 先靜壓 1 遍,接著小幅度振動 1 遍,然后分別進行 1 遍大振和 1 遍小振,最后再靜壓 1 遍。對于碾壓區域,應設置分明層次,將分界標志設置好,保持前后輪寬重疊范圍為50% ,增強碾壓的均勻性與連續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應在初凝時間內完成水泥的拌和和碾壓施工,嚴格控制壓實度并及時檢測,達到 94% 才算合格,最后消除表面的輪跡。
4.瀝青面層的攤鋪和碾壓
攤鋪瀝青面層前,應充分預熱熨平板,與混合料的溫度大致持平,避免由于溫差過大產生的粘結、裂紋和拉鉤等現象。一般情況下,30 min 為最佳預熱時間,根據外界溫度可以適當延長或者縮短。瀝青面層碾壓包括初壓、復壓和終壓,穩壓過程中,應將混合料溫度加熱到 165℃ ,復壓溫度應在 130℃ 以上。初壓時,輪胎壓路機與振動壓路機是常見的碾壓機械,應組合使用,根據試驗段鋪筑情況,確定最佳的碾壓遍數。在終壓階段,保持高溫碾壓環境,對于碾壓后的裂縫和褶皺,應進行收面處理,提升施工的精確性。
三、綜合抗裂技術注意要點
在施工中,應嚴格落實制定的抗裂方案,把關一些基本注意事項,主要如下: ①增強材料的質量。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,應嚴格控制水泥、玻璃纖維格柵、聚酯纖維混合料和土工織物等,經過全面的試驗檢測,選擇性能最佳的材料,保障施工的可靠性。②對操作流程進行規范。施工中涉及到較多的環節,應全面掌握整個施工流程,重視各個環節的施工細節,減少各類操作安全隱患,實現理想化的施工效果。
施工路段檢測
有效完成施工操作后,應采取鉆芯取樣的方式,檢測壓實度、含水量、構造深度、平整度等參數,分別在第 3 d、第 5 d 和第 7 d 進行,將得出的指標與施工規范相對照。
一、基層含水量檢測
在連續施工的過程中,基層含水量各個樁號之間的差異較小,僅僅在 1% 的范圍內波動,經過檢測,發現最佳值在第 7 d出現,養護環境相對良好。通過連續施工,及時將瀝青面層攤鋪在基層上,可以使基層與外界環境有效隔離,在外界環境變動的情況下,基層水分無明顯變化,干縮裂縫數量大大減少。
二、壓實度檢測
檢測之后發現,基層碾壓壓實度在 95% 左右的時候,應攤鋪并碾壓面層,增加基層壓實度大于 98% 之后,表明施工符合相關規范,反映出技術的可行性與有效性。
三、基層與面層粘結強度
檢測之后發現,采取抗裂技術,0. 81 MPa 為層間抗剪強度值,與傳統施工技術相比,強度和硬度同比增長約 40% ,抗剪強度得到明顯提升,裂縫數量大大減少。0. 06 MPa 為拉拔試驗強度,實際表明,采用抗裂技術,能夠使路面的結構質量得到明顯提升,在縮短工期的基礎上,以較低的施工成本,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,因此,該項技術可以廣泛使用。
結語
在公路工程施工中,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綜合抗裂技術具有較廣的應用,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,把握這項技術的要點,注重各項施工細節,制定出完善的設計方案,并且不斷完善和健全。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,針對常常出現的問題,對重點部位進行詳細處理,保障技術發揮出最大的優勢,切實提升路面的完整性與堅固性,為公路事業的進步奠基。